原创 中国月壤砖接受太空检验 为月球上盖房今晚特马图子探路
中新社武汉11月17日电(马芙蓉 高翔)“月壤砖在太空完整暴露时间为三年,每隔一年我们会下行一块样品板,开展力学性能、热学性能、抗辐射性能研究,为将来到月球上盖房子积累科研数据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17日在武汉表示。
当日,第二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,丁烈云介绍了月壤砖等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的最新进展及技术挑战。北京时间11月16日,丁烈云团队研制的月壤砖已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运抵中国空间站,正式开展太空实验。
丁烈云介绍,送入空间站的月壤砖由团队根据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成分,模拟配成后再烧结而成,共3块样品板,内含74块小样,包括片状、柱状两种形态和5种不同模拟月壤成分、3种不同烧结工艺的月壤砖。
“要在月球上盖房子,需要克服大温变、低重力、高真空、强辐射月震、微陨石冲击等挑战。”丁烈云说,其团队研制的月壤砖,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,但抗压强度却是普通红砖、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。
丁烈云介绍,太空实验将主要围绕月壤砖力学性能是否退化、保温及隔热性能、能否经受住辐射等开展验证,为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的材料选择、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。完成太空实验后,第一块月壤砖预计在2025年年底返回地球。
月球基地原位建造主要指利用月壤、月岩等月球原位资源进行建筑材料的制备和结构的建设。2015年,丁烈云从建筑3D打印中获得启发,开始带领团队从事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研究。
近10年来,其团队将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与3D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,持续开展月球屋建造探索,除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外,还设计出穹顶结构的月面建筑雏形及可以在月球上从事真空烧砖、组装、连接等工作的机器人。(完)
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,遵循从低速到高速,从固定路线到区域,从运货到运人,从公共交通、货运等场景开始,最终到私家车市场的转变。“整个行业离最终‘完全自动驾驶’的愿景依然存在一定距离,规模化商用仍需时日,但现有落地场景已十分丰富。”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称。
2021年8月18日下午,由人民网、福建省工商联联合推出的“福建招商投资平台”上线启动仪式暨招商投资宣传推介在福建福州举行。
肖光睿认为,为应对这些风险,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资产管理框架,包括安全协议、合规监控、技术维护、专业人才培养和应急预案等。同时,应加强对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研究,确保数据资产的稳健运营和价值最大化。此外,为了应对数据资产运营中的确权、交易、安全等问题,预计将有更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出台,为数据资产运营提供规范和指导。